在SWIFT的首席创新官Tom Zschach在LinkedIn上发表尖锐批评后,Ripple和XRP再次陷入争议。他的言论被广泛解读为对Ripple关于银行采用和其XRP驱动的支付网络的韧性的叙述的挑战。Zschach质疑银行是否真的能信任Ripple或XRP,将机构信任塑造成治理、合规和中立的问题,而不是赢得法律大战的问题。
瑞波币 vs.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关于韧性的竞争观点
对话开始于一位用户称赞Ripple在多年的监管审查和诉讼中幸存下来。Zschach直率地回应道:
“幸存于诉讼不是韧性。中立、共享的治理才是。机构不想在竞争对手的轨道上生存。”
他补充说,合规性不能通过一家公司说服监管机构来衡量。相反,这需要整个行业达成共识,制定共享标准——没有单一实体或资产负债表能够主导这些标准。
信任,而非仅仅是技术,推动了采用。
在后续文章中,Zschach扩展了他的批评。他指出,金融领域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依赖于信任,而不是技术突破。
“每次金融的重大变革都是以同样的方式开始的。技术打下了基础,但信任决定何时开放大楼,”他写道。
兹沙奇回忆起过去金融领域的创新是如何失败的——不是因为缺乏速度或容量,而是因为它们在合规、安全和治理方面存在缺陷。在他看来,2025年的区块链将面临同样的考验。
为什么公有区块链“不是终点”
SWIFT执行官警告称,包括Ripple和XRP使用的公共区块链应被视为基础,而不是完整的解决方案。
“他们认为公共区块链本身就是一个解决方案。但它不是,”他说。他将他们比作“一个没有驾驶舱的高速引擎”——虽然强大,但缺少必要的控制,例如法律执行、隐私保护和监管合规。
没有这些保障措施,他辩称,银行将对采用基于区块链的基础设施保持谨慎。
中立治理 vs. 供应商控制
尽管Zschach没有明确提到Ripple,但他的言论直指Ripple商业模式的核心。他强调,银行将抵制依赖由竞争对手控制的系统,无论这些竞争对手是金融科技公司还是其他银行。
“如果一家银行加入由另一家银行拥有或控制的链条,那么他们就接受别人的治理、激励和游戏规则,”他解释道。“在当今的环境中,银行会 comfortable 于这种依赖形式吗?”
这一观察直接关系到瑞波的挑战:虽然XRP的技术可以实现快速支付,但瑞波仍然通过托管账户控制了大量XRP的供应——批评者认为这损害了中立性。
在公共区块链之上建立“信任层”
Zschach用“基质”的隐喻来描述公共区块链。就像建筑或生物学中的基础,公共链是必不可少但不完整的。他指出,对于银行来说,重要的是在其基础上建立的信任层——涵盖合规性、法律可执行性和隐私。
他敦促区块链开发者不要与公链对抗,而是以符合受监管金融需求的方式在其基础上进行建设。这意味着从一开始就嵌入合规和隐私解决方案,同时不牺牲透明度。
开放问题:银行何时会信任区块链?
兹沙赫以一个问题结束了对行业的讲话:
“银行和金融机构何时会真正信任公共区块链,并且这种信任将以多快的速度建立?”
其含义显而易见。银行采用Ripple、XRP或任何其他区块链技术,仅靠在法庭上生存或获得监管批准将不够。相反,采用取决于网络是否能够实现共同治理、中立基础设施和可依法执行的合规框架。
瑞波的挑战:未来之路
对于Ripple来说,Zschach的言论突显出一个持续存在的障碍。尽管已经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解,并将XRP分类为数字商品,但银行可能仍会对依赖一个单一公司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系统持谨慎态度。
根据SWIFT的首席信息官的说法,全球金融的韧性并不在于赢得法律诉讼。它在于建立机构可以信任的基础设施——因为它中立、共同治理并与监管标准保持一致。在Ripple说服银行这一点之前,对XRP的采用故事来说,怀疑态度可能会继续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