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7月18日——据媒体报道,上海一家法院公开了一起使用稳定币进行非法外汇交易的案件,涉及金额达65亿元人民币(9.05亿美元)。
据《中国时报》7月14日报道,在三年的时间里,中国有两个人为客户提供人民币存入指定的岸上账户,而国外的同伙将等额的外币存入客户的海外账户,每个交易环节能获得费用,稳定币如泰达币被用作交易媒介。
所有加密货币和稳定币(均为加密货币的一种)的发行、交易和兑换在中国大陆被禁止。
“这种非法交易机制将本应是一个单一的、受监管的外汇交易拆分为两个独立的操作,从而逃避监管。”报告引用了上海金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高永峰的话说。
类似方案在中国的北京、重庆等城市出现,通常涉及数十亿甚至数百亿人民币。在许多情况下,稳定币是首选工具,因为与比特币等波动剧烈的加密货币不同,它们保持大致固定的价值,降低了交易过程中的价格风险。
Tether是世界上第一个与美元挂钩的加密货币,1 USDT等同于1美元,因此其价格在交易中几乎不会变动,报告援引一名获准在港进行数字货币交易的平台高管的话称。
香港将在下个月推出一个针对发行与法定货币挂钩的稳定币的公司实施许可系统。自2023年6月起,该特别行政区已经开始接受运营稳定币交易平台的许可证申请。
高指出,非法交易所不仅通过交易费盈利,还通过套利在稳定币市场中低价买入,高价卖出。
根据上海一家大银行国际业务负责人的说法,犯罪团伙通常收取1%到3%的服务费,远高于银行利率。
报告称,在重庆的一起案件中,一名个人因促成总计140亿元人民币(20亿美元)的交易而收取近480万元人民币(66.44万美元)的费用。
高先生指出,非法外汇交易服务可能看似方便,但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这些服务完全在监管体系之外运营,一旦参与者在纠纷或诈骗中受到损害,就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获得救济;它们助长了非法跨境资本流动,削弱了国家的金融安全;并且他说,参与其中的人可能会面临起诉。
报告援引上海司法部门一名工作人员的话称,中国法院正迅速发布相关判决,表明国家正在加大打击这些犯罪的力度。